Archive for 1997

我们见证1997

Posted: 1st July 1997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时评快呛

    直通车从广州东站开出,沿着中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直驶香港。     不知不觉之间,列车平稳通过罗湖桥,进入香港区域。     1997年,从广州到香港,一小时左右的直通车旅程,舒适而且方便。     假若时光倒流四十年,从这段已经褪色的历史影片中可以看到,当时的乘客要下车步行走过罗湖桥,然后再换车离开。     恍如隔世的情形,使人感慨将近半世纪的沧海变迁。     李镜权在香港九广铁路公司服务多年,他说这条沟通粤港两地的铁路,确实今非昔比。     1979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一年4月,中断了30年的直通车恢复运行,香港与广东及内地其它地区的铁路交通大为方便。     1911年开通的广九铁路东线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九广铁路公司正在谋划投资世款兴建西线。     事实上,好像广九铁路这样的交通运输业,除了给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和人员联系带来方便以外,更给香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粤港关系显然是香港经济界常议常新的话题,相连的地理环境和目前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使粤港关系成为香港未来经济走势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1997年,香港进入新纪元,在这个历史时刻总结和前瞻粤港经济联系,除了添加喜庆气氛之外,对于讲求实际的广东人和香港人来讲,都更有实际的意义。 “霓虹灯光,购物天堂, 自由都市,百业繁旺, 捕鱼小岛,遍历风浪, 在地球一小角,却负名望 在东方有粒珍珠闪闪发光……”     (许冠杰:《洋紫荆》,词曲:许冠杰)     香港创造了经济奇迹,经济分析家指出如下不容忽视的因素:香港背靠广东,面向太平洋,香港起着门户的作用,而广东和内地其它地方又成为香港繁荣的依托。     正如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分析家们马上注意到广东毗邻香港的独特优势一样。     确实,广东人看香港人和香港人看广东人一样,都有如出一辙的感觉。     比如讲话,虽然词汇略见不同,但是一口广州话已经使其它地方的人们,难以分辨谁来自广东,谁来自香港。     又比如两地的少女一样的小巧玲珑,一样的风姿迷人。     再比如流行歌曲在两地同样流行,而经商、做老板大概是两地共通的另一种流行。     在香港经济起飞的艰难创业年代,广东人在多个方面助了香港人一臂之力。1997年对香港的采访,香港人都非常乐意见证广东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     食在香港与食在广州同样出名,但是香港人都知道,食在香港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内地,其中又有相当数量来自广东。     香港政府渔农处的资深官员透露,内地输港的农副产品,绝对可以用“长期稳定”来形容。     成立于1966年的香港贸易发展局,是香港最主要的半官方贸易机构。当被问及粤港经济联系在香港贸易发展中的地位的时候,该局助理总裁杨吴帼眉使用“伙伴关系”来加以评价。     内地游客特别是广东游客在香港的消费,也都成为香港旅游业和零售业的重要收入来源。     香港旅游协会也是一个半官方性质的机构,195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推动香港旅游业发展,成绩斐然。该会总干事陈郑绮艳认为,一个粤港澳联通的旅游网络,一定可以为三地旅游业带来更加可观的收益。     讲到粤港经济联系,香港政府经济顾问邓广尧认为,联系最密切的还是制造业,“前店后厂”是目前普遍的分工模式。 […]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