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04

中国电视媒体的文化批判

Posted: 24th November 2004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在过去20年里,中国的电视改革轰轰烈烈。今天,生存环境的改变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困惑,面对着新环境、新挑战,它有没有可能有没有勇气做出新的选择,在危机中寻找转机和契机,电视行业新一轮的改革会不会因此呼之欲出呢?       中国是电视媒体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视传播网络。       1983年3月在中国电视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时国家广播电视部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第11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从实际出发,实行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建设方针。中国电视从此进入大发展的全盛时期。       经过20年的努力,全国基本建成有线、无线与广播电视相结合,中央、省、市、县四级混合覆盖,规模庞大的广播电视网,经正式批准的各级电视台逾3000多座 ,电视频道2300多个,其中的50个覆盖全国 。截止到2002年9月,中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的总数为11.15亿人,占4岁以上全国人口的93.9% 。中国从事传媒工作的人有100多万,其中电视从业人员多达40多万 ,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的人口。      和中国经济一样,中国的传媒产业显然正处在上升的黄金时期,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依次是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旅游业、传媒业,目前很多投资商都在观望传媒业这个利润巨大的朝阳产业 。      但是,中国电视媒体在质的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与庞大的规模形成明显反差。 一、电视媒体当下的生存环境       首先,电视变得相对“过剩”。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里,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可以收看到30-50套的节目,不远的将来甚至可以看到100套节目,但是,频道的增多常常不意味着选择的丰富,过度的重复造成了“过剩”,观众的选择范围反而在减少。暂时来说,电视频道还是由政府掌握的“稀缺”资源,但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数字电视时代的来临,电视传媒的垄断地位一定会受到市场的挑战,“过剩”的供给和有限的市场必然形成更加尖锐的矛盾。      “过剩”产生的结果是,广告“短缺”初现端倪。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虽然它的广告招标依然红红火火,但只要留意一下它的播出就可发现,黄金时段插播节目推介、广告招商和公益广告的情况日渐频繁,知情人士解释,这说明它的广告时段可能出现了空档。当然,这种情况在地方电视媒体中更加普遍,因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广告,有的电视台不得不在某些时段大量插播冗长、暧昧的医疗广告和直销广告。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在“别人的”节目里大量插播广告,有收视保证的影视剧在各地有线电视中屡屡被广告打断,屡屡激起众怒,甚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不得不出面下令禁止继续出现这样的违规行为。       与先行一步的报业媒体改革相比,电视媒体的改革仍然显得逊色。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孙玉胜到广州考察,他很惊奇地发现 “《广州日报》作为广州市委的机关报,它的发行量是160万份。说明什么?这张报纸仅次于我们全党订阅的《人民日报》。这就说明《广州日报》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广州市。 ”孙玉胜主导创办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等著名栏目和央视的新闻频道,与其他人的评论相比,他对中国首家报业集团的兴趣和敬意似乎更能说明问题,改革的进程与效果据此可以看出差距。有分析报告指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外贸激增和投资大潮催生了传媒广告行业飞速增长的十年,昨天或今天“独领风骚的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楚天都市报》和《中华工商时报》等,“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抓住了中国社会的拐点,从而完成了自己第一个发展阶段 ”。面临同样的机遇和挑战,和报纸媒体特别是都市报群体可圈可点的业绩比较,电视媒体的变革和进步的确有些“相形见绌”。       与境外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媒体产业对外开放势在必行,从目前的情况看,境外电视媒体在部分地区落地“小试牛刀”,在收视上占有明显优势。央视调查咨询中心广告监测部一份名为《境外电视媒体与珠三角洲文化的相互关系分析》的报告描绘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电视市场这样的图景:“我们可以看到,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电视媒介环境,再加上港资电视媒体的推波助澜,珠三角地区的娱乐经济呈现出明显的香港化,……粤港的一体化,富裕的珠三角洲,造就了让人垂涎欲滴的娱乐文化市场。”孙玉胜在一次谈话中表述了自己的担心:“我们的媒体要面临这样的竞争力,舆论安全、文化安全、执政安全问题马上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       网络与电视争夺受众。美国著名的咨询研究机构扬基集团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欧洲互联网用户目前平均上网时间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看电视的时间,这预示着互联网产业的潜在商机已经变得相当可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十三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03年12月31日,中国的上网用户总人数为7950万,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62万上网用户人数相比,现在的上网用户人数已是当初的128.2倍,中国上网用户总数增长非常之快。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快速增加,宽带网络的不断普及,具有互动性质的网络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使用者,电视媒体面临的观众流失问题恐怕会越来越严重。 二、电视媒体遭遇的文化困惑       中国是电视传媒大国,却还不是电视传媒强国。中国的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和覆盖范围规模很大,但其传播效益、经营效益又极不成比例,将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中国电视媒体与世界大国的电视传媒业相比更显得弱小,显然,这与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       角色的困惑  社会加速转型时期,政治属性和商业压力的共同作用,行政主导与资本拉拢的双重影响,使中国电视媒体在其角色立场上出现多变和不稳定的现象。长期以来,主流媒体企图把公众的关注点纳入自身的秩序轨道,但它关注的话题与公众关注的话题却时常产生脱节,由此造成的结果是,主流媒体流失观众,而非主流社会群体被媒体遗忘,电视传媒的公众性受到质疑。       电视媒体拥有人数最多的受众群体,承担着公众对媒体的很大期望,但在较长的时间里,媒体传播与公众期望背离的情形却在相当范围出现。一方面,77.3%的观众认为电视新闻报道应加强“对老百姓身边事的报道力度”,73.1%的观众赞成应增强“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监督力度” 。另一方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在一次座谈会上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反映:《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比例是47%,到了2002年降为17%,所以有行内人士感慨:“央视舆论监督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地方媒体了。《焦点访谈》的苦衷折射出我国舆论监督的困难。 ”       电视媒体的关注点游离在公众的需要之外,更加突出的是,会议报道、官员动态充斥各级电视台的各个时段,令观众生厌。中央高层如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时期也都就此作过尖锐的批评,直到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要求媒体改进会议报道,电视媒体“重官轻民”的情况才有所改变。官方媒体报道,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改进会议报道的要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大大压缩会议消息,“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认同,成效显著。……市场占有率在该时段提高了2%。 ” 其实,电视报道要拿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进行讨论,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在行政主导的社会结构里,政府的“偏好”通常就是媒体的“偏好”,另一方面,政府的“失语”往往也导致了媒体的“失语”。国家统计局2004年4月公布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电视、报纸、广播仍是公众选择最多的主流媒体——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的人经常收看电视,主流媒体的“失语”导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假如85.4%的公众从电视上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可以推断,他们当中相当部分人就会求助于边缘媒体(如网站与短信),边缘媒体汇集民意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个时候,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形同虚设。       2003年中国抗击“非典”的伟大斗争已经用强有力的事实证明了社会整合的重要性,主流媒体在社会整合中应该承担起不可或缺的角色,这在社会上也形成了共识。电视媒体借助高度发达的传播手段,延伸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影响力几乎掌控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它有义务、有理由、也有能力成为社会的守望者,它在角色方面的困惑应该得到及时的澄清。       利益的困惑  中国电视媒体扩张迅速,电视台(频道)数、栏(节)目数大幅增长,份额有限,争夺无限,面对收视市场有限的份额,电视媒体之间为争夺观众目光的竞争日趋激烈。另外,经济转型掀起的市场化浪潮推动着电视产业化的尝试,电视媒体尽管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政府行为之外,但在坚持政治属性的同时,却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市场一轮又一轮越来越强烈的冲击。更现实的是,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电视台面临“断奶”的考验,无法再依靠行政拨款生存,或者有限的行政拨款已无法维持“小康”甚至“温饱”的水平。       电视作为工业或者商业的一种经营手段,作为投入巨大的文化产业,必须尽量传播能引起具消费能力(潜力)的受众群体关注的内容,必须尽可能大和尽可能快地得到利润回报,以吸引社会资本的再投入。“通过收视率这一压力,经济在向电视施加影响,经济又向其他报纸、包括最‘纯粹的’报纸,向渐渐地被电视问题所控制的记者施加影响。同样,借助整个新闻场的作用,经济又以自己的影响控制着所有的文化生产场。 […]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叶卡故事

Posted: 26th October 2004 by 纽士巴(newsbar) in 自游世界

  叶卡捷琳堡市位于俄罗斯中部,坐落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间,铁路、公路、航空交通四通八达,自然条件令人羡慕。它的地理位置独特,恰好处于亚欧分界线上,这座界碑就是城市标志之一,在这里,大家可以一脚站在欧洲,一脚站在亚洲,豪气冲天,乐趣无穷。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一座重要的城市,在苏联时期一度改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有人口130多万人,人口数量居俄罗斯第五位。二次大战期间,苏联将国防工业和科研机构转移到这个地方,几十年苦心经营使叶市工业基础雄厚,科研教育发达,现在,它的国民经济综合指标和商贸流通数量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居俄罗斯第三位。   国防工业需要保密,所以叶卡捷琳堡直到1991年才对外国人开放。   提到叶卡捷琳堡,提到叶卡捷琳堡的国防工业,就不能不提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乌拉尔重型机械厂是俄罗斯著名的重工业企业,设计制造能力非常强,2003年就是这家大型企业70岁生日。 二次大战期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一共生产了5400辆坦克开往前线,有力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战时生产的最后一辆坦克成为厂区里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座雕塑。   就是在“二战”期间,蒋经国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当过车间副主任和厂报《争取重工业胜利报》的副总编,蒋经国的妻子芬娜出生在叶卡捷琳堡,青年时代进入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开天车,当时她的顶头上司就是个子不高的中国人蒋经国,两人在这里恋爱结婚并且生儿育女,直到“西安事变”之后,蒋经国才离开这里回到中国。虽然后来芬娜改名为蒋方良,但叶卡捷琳堡的人们记住的,却是永远的芬娜。   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与1949年建立的新中国也很有渊源,在厂史博物馆的签名册上,至今保存着毛泽东和周恩来1950年2月19日的签名。厂方介绍,为建立中国大型的炼钢厂和机械厂,毛泽东、周恩来在苏联访问期间,曾经亲自考察过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后来,乌拉尔重型机械厂在中国沈阳等地参与了中国重工业企业的建设,据称沈阳重型机械厂就活脱脱是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克隆”。   现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拥有10个大型机器制造车间,年产值48亿卢布,产品遍布俄罗斯本土及世界各地,它与中国的合作也在增加。   同样,提到叶卡捷琳堡,就不能不提到位于叶市的乌拉尔国立技术大学、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这些久负盛名的科研院校,为叶市的机械、冶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人才和研发的基础。   乌拉尔国立技术大学是列宁在1920年亲自批准开办的,至今仍然是俄罗斯一所重要的大学,也是乌拉尔地区最好的大学,现有学生2万8千人,包括数十名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是河南焦作根据政府协议派来的预科学生。   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是这间大学1955年建筑系的毕业生,当然也是最令师生们自豪的毕业生,曾经担任过俄罗斯总理的雷日科夫也是这所大学的毕业生。值得一提的是,叶卡捷琳堡是叶利钦走向政坛的发迹之地,他在这里担任过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的党的负责人,因为叶市是斯维尔德罗夫斯克州的首府。   校长斯捷潘罗维奇介绍,在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曾经培养过300名中国留学生,后来他们当有总工程师、教授、企业经理,还有部长和市长。当时教过中国学生的老教授,对中国学生的勤奋和聪慧至今赞不绝口,言下之意是今不如昔,毕竟现在的中国学生想法上复杂得多。   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在冷战时期专攻军事科学,据说有名的防空导弹S-300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现在他们的科研经费中,约有三分之二仍然由政府下拨,剩余部分自筹。在那里有这样的对话:   “科研工作在现在得到社会上的尊重吗?”   (思考片刻)“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得到尊重。”   “在现在的条件下从事科研工作有没有满足感?”   (思考片刻)“所有的工作都有满足感。”   有关人士宣称,他们拥有的技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有三件体积不大的设备,可以运用不同方法提高金属的技术指标,大大延长其工作寿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有独到用途,如此等等,现在他们都向国际市场推销。   叶卡捷琳堡是工业之城、大学之城、科研之城,也是艺术之城,传媒之城。   叶卡捷琳堡少儿芭蕾舞团演员都很小,但名气却很不小,一招一式已经透现出大家风范。俄罗斯的教育制度非常严谨,学芭蕾更有“严师出高徒”的味道,真难为了这帮小孩。   叶市共有12个电视台, 15个电台,200多家报纸和杂志,当地官员认为,叶市应是俄罗斯新闻传播业最发达的地区。 叶市TV41电视台系政府入股,算是政府喉舌,与基本上是私营的TV4形成龙虎相争态势。TV41电视台共有200多名员工,每天播送两次共两小时新闻,每次1小时,其中80%是本地新闻,主播与记者在演播厅里谈话,介绍新闻背景和采访经过。整个采制播过程实现了数码化,体现了电视传播轻型化的趋势,它在乌拉尔地区有300万观众,但叶市政府年轻的新闻官觉得,还是私营的TV4更有竞争力,观众也会更多一些。   俄罗斯人目前最喜爱的媒体是电视,报纸发行量因而下降,《乌拉尔工人报》原来日发行上百万份,现在只剩下约10万份,但仍然是叶市第一大报纸,报头上留有苏联共产党的党徽。   探寻苏联的遗迹,叶市是理想之地。列宁广场上,没有胡子的列宁塑像俨然一付交响乐指挥的派头,行人车辆匆匆而过,时光流逝,却又似乎停在从前,个中感受,无人能明。 新建的多是东正教堂,在革命党人枪杀末代沙皇的地方,将会建起一座宏大的教堂,奠基的时候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也有出席。   污水湖是市中心的一个人工湖,原来排入的都是工厂的污水,故而得了这么个名字。污水湖的水坝是叶市一景,坝上也有一个列宁的塑像,静静地看着社会变迁,看着工人的后代们在水坝下面喝啤酒、摇滚、吵闹、打架,看着太阳落下,然后升起,他想着心事,目光深邃。 这就是叶卡捷琳堡,浩瀚的大森林,远去的历史,交织着斑驳光影的现在!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航班延误 纠纷不断

Posted: 22nd June 2004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时评快呛

      中国航空业在经历航空公司重组和投入巨资建设机场、购买客机以后,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提高服务质素,确保航班准时起降。       为改善行业形象,国家民航总局在2004年出台《对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并从7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项备受争议的政策规定: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4小时以上、8小时以内,或者超过8小时,旅客可以要求以现金、购票折扣和返还里程等方式进行经济补偿。   行业主管部门始料不及的是,其后由于航班延误引发的纠纷更是愈演愈烈——航空公司并不愿意向受到延误影响的乘客给予补偿,为此甚至不惜调动机场公安实施“威慑”,而另一方面,愤怒的乘客为了取得他们认为合理的补偿,强行占机、拦截飞机甚至破坏机场设施等“暴力化”事件时有发生。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