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2010

我们命中注定遇上这样的年代

Posted: 22nd Novem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我写我心

我们命中注定 遇上这样的年代 没有人会耐心 听你讲述一个 完整的故事 人们只需要知道 故事的结局 然后散去 我们在深夜工作 却在正午的 车水马龙中 酣睡 城市里人来车往 但又单调而苍凉 记忆褪色 如血残阳 (250平方值班间隙)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网上疯传英国记者罗伯特·弗丘的文章

Posted: 17th Novem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据称是英国《每日镜报》记者罗伯特·弗丘的文章,这些天在网上疯传,同时,据说广州也要趁热打铁申奥了…… 如果是英国愤青的文章,那翻译的中国人真是天才了! 如果不是英国人的原创而是中国人民的杜撰,那——更天才! “场面专家”(“面子专家”?)的概念入木三分直取要害。 听到中国人放弃申办2026年世界杯的消息时,我热泪盈眶,我双手举过头顶,朝东方跪下,并把身体伏在地上,哆嗦着感谢上帝。 我想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整个伦敦,整个大不列颠,整个世界都松了一口气。在未来20年里,只要场面专家中国人不出手,整个银河系都不再会出现一届能被称为完美的,规模宏大的运动会了。 现在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富裕,强壮,性感……想想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就不寒而栗。开幕式免费发放矿泉水的费用,就足够让英国政府破产。奥运村食堂的精美食物与我们的食物对比,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简直就是吃了一辈子屎……再看看刚刚结束的世博会,那蜂拥而至的观众潮,那美丽得吓人的一个个展馆,我只能承认我之前太没见过世面了。 在历史上,大不列颠政府得罪中国人的次数太多了,于是我们得到了报应。我们从法国人手中抢来了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当时我们兴奋得像吃多了宫保鸡丁一样,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当了法国的当。2008年北京所做的一切都会让2012年的伦敦丢脸。想想那天空中映红半个世界的烟花,伦敦政府也许录下北京奥运烟火的声音,在2012年开幕式上时助助兴。视觉效果?对不起,我们的大屏幕会重放北京奥运烟火的盛况。全世界在比较了2008年奥运与2012年奥运后都会严重鄙视我们,鄙视我们这个号称创造了现代文明的国家。虽然2012年还没来,但囊中羞涩的我们连想死的心情都有了。 还好,中国人放弃了2026年世界杯申办权。这对于正在申办2018年的英格兰,也许申办2022年的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谁想在整运动会这件事上和中国人较劲,那就是找死。 这对于未来的英美领导人来说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不用再屁颠屁颠飞到北京,坐上几个小时等待中国新领导人的接见,还得担心是否在开幕式上被安排坐在伊朗或者朝鲜领导人身边,一不留神被揍一顿。 如果中国人正式提出申办,布拉特会放下手中一切事情飞往北京,亲手内定这一举办权,只要中国办,一切好商量。那些投票的执委,放心,他们绝不是什么高尚的人。只要承诺在他们退休后可以移民中国,定居北京,那么中国肯定获得全票。 如果中国人举办世界杯,那么开幕式肯定不会像美国那样小家子气,请几个街舞小孩跳上半小时,至少会有五十万人统一舞出中国力量;意大利之夏的时装秀会从历史纪录中抹去,中国人会让全世界的模特穿上或不穿上最贵的衣服,秀得全场眼花;谁来唱主题歌?届时先进的医药技术会让中国人把杰克逊从墓中请出来复活五分钟,唱完最后一曲…… 谢天谢地,中国人让这一切仅存在于想像之中,他们放弃了申办,他们给全世界一条活路,他们让欧美强国能够有尊严的活着。我祈祷中国永不申办任何世界杯奥运会世博会了。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直播:说出了曾经不屑后来不敢说的话

Posted: 13th Novem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浮生小记

一万个不愿意,但昨日上午还是给强拉上直播室。 之前只做了一点点的功课,把当年一起合作广州申亚陈述片的工作伙伴细细回忆了一遍,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考试的时候叫“猫纸”,不说则已,说的话我不想有遗憾。 天天守着直播,坐上直播台的时候手心上还是有点汗,应该是冷汗吧。 不过还是把十几人的陈述片团队所有人的名字,对着镜头大声说了一遍,很清晰,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在2010年11月12日的时候,感谢团队里每一个人——你们早就应该得到的公平评价和致敬。 2004年的我目空一切,做完申亚陈述片又接了白云机场搬迁的大型直播,紧接着去了多哈,在忙忙碌碌之中,“我”字越来越大,不懂得感恩,从来没有对大家说出我的谢意、敬意与感动。 我能救赎自己吗? 回到天天值班的信号调度指挥中心,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很久很久没联系的一个同事:“多谢你在今早的直播中提到我的名字,脑子里又想起那些开心的日日夜夜,谢谢。”眼角有点湿润…… 临场表现得到“一致”赞扬,短信有说“挥洒自如,把整个申亚过程娓娓道来”,也有说“我们全体认为新的讲古(粤语,故事)佬诞生了”,但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说出了曾经不屑说后来不敢说的话,然后,我不再有必要站在幕前。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我和亚运(6)

Posted: 12th Novem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浮生小记

2010年11月12日,亚运来了,我在工作岗位上,忙碌而平静。 为倒计时72小时大型直播确定的主题是“期待这一刻”,时钟倒转,72小时倒转到0,第16届亚运会隆重登场。 从贵州省长岗位上退下来的林树森对《南方都市报》记者“抱怨”,没有人邀请他观看亚运开幕式,即使我很清楚,林是广州申亚的关键人物。同样,没有人邀请我观看开幕式的排练,虽然我看了9号晚的彩排,但那和我参与过申亚毫无关系…… 眼花缭乱当中,记忆在极短的时间里被一次次刷新。 但是2004年6月底,我随广州市申亚代表团前往卡塔尔首都多哈的时候,2010年遥不可及…… 连我在内,一共16名人员组成的多哈特派记者组,他们的唯一使命,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及时、安全地通过国际卫星从多哈传回亚奥理事会选举2010年亚运会主办城市的过程,实现亚奥理事会有关广州申亚议程的独家现场转播。 责任重大,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抵达多哈,马上熟悉场地,落实转播时间,租借卡塔尔电视台的电视转播车和卫星车开进多哈著名的丽兹卡尔顿酒店。 多哈,人生地不熟,特派记者组孤军奋战。 压力很大,困难很多,广州陈述的时间改过多次,每一次都要重新考虑转播方案…… 多哈就是一个“热”字,多哈的白天温度高达50度。 2004年7月1日。 多哈的时区比广州晚5小时,但是最后确定的转播时间比原来提前,原来预留的合成演练时间只好取消。 16名特派记者各就各位,导播、摄像、音响、卫星传送等关键岗位,全部换上了广州来的工作人员。 时间1秒1秒过去,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停止呼吸。 多哈,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陈述现场。广州的陈述非常精练和紧凑,袁伟民、黄华华、张广宁分别致辞,表明中国、广东、广州的承诺,古石阳、钱红洁代表广州所作的陈述言简意赅,陈述过后,我们的申亚陈述片赢得全场掌声一片。 掌声之中,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宣布了大会的决定,广州如愿以偿。 亚奥理事会的决定通过电视传到广州,琶州成为欢乐的海洋。 我们制作的申亚陈述片,作为陈述报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在广州成功申办2010年亚运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圆满地完成了广州亚申委赋予的申亚使命。 我们的申亚陈述片的三次亮相都在广州申亚的关键时刻。 第一次亮相。2004年4月15日,广州花园酒店。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陈述报告会上,“精心拍摄的申亚陈述片就给评估团送上了一场‘视觉盛宴’——流光溢彩的画面配上富有广东风格的背景音乐,直接展现亲和开放的‘动感广州’,看得评估团专家们直点头微笑”(2004年4月16日《羊城晚报》),离开广州之前,考评团全体成员还特地向广州亚申委索取陈述片的光盘作为重要资料保存。 第二次亮相。2004年6月30日,卡塔尔首都多哈丽兹酒店。第42届亚奥理事会执委会上,广州申亚代表团向亚奥理事会执委作申亚陈述报告,“为时6分55秒的申亚陈述片随后闪亮登场,广州的优势在美丽的镜头前一览无余,无论是比赛场馆、接待设施还是交通通讯、电视转播,都受到在场各执委的好评”(《羊城晚报》2004年7月1日),“该片是以4月中旬迎接评估团的陈述片为蓝本,把原有9分16秒进行删节修改,让亚奥理事会的成员对广州有更直观和立体的了解”(《南方日报》2004年7月1日)。 第三次亮相。2004年7月1日,卡塔尔首都多哈丽兹酒店。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作为陈述结语的申亚陈述片赢得全场热烈掌声,亚奥理事会主席法赫德随即宣布:广州当选为第16届亚运会主办城市。 各大媒体都注意到陈述片在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播放的效果。《人民日报》指:“广东省和广州市的有关负责同志做了陈述和答辩,并播放了广州申亚委精心制作的陈述片,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2004年7月2日)。一些媒体的描写更加具体:“在陈述片播放期间,每名委员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屏幕,不少人还特地戴上了眼镜。这部浓缩精华版的陈述片既以富有诗情画意的‘花’、‘水’相融展现广州感性的一面,又通过写实的手法全面地反映广州的城市面貌、社会发展状况、道路交通、酒店接待、体育场馆、新闻制作和传递的水平等方面的情况。‘我记得你跟我说过,陈述片里有体操运动员用丝带挥舞出申亚标志的镜头,我看过了,很有创意!’体操运动员出身的阿夫沙尔扎德一直想看看那组曼妙的画面,昨天终于一饱眼福”(《广州日报》2004年7月1日)。《陈述片打动全场观众》的报道也说:“全新剪辑的陈述片在亚奥理事会会场闪亮登场,为时6分55秒的画面,用优美的画面、生动的语言、绝妙的配乐,打动了在场的参会代表”(《羊城晚报》2004年7月2日) 。 就这样,眨眼间六、七年过去了,当时的申亚陈述片制作团队的成员散落各处,境况各异,不管怎样,我希望他们平安幸福。 今天的我,已经学会平静,平静地对待工作,平静地对待生活。 申亚的一幕早已过去,我还在媒体里踏实工作,只是更加沉默,怀抱着新闻理想而来,却不曾想再坚守什么。 亚运开幕的今天,突然想起年轻时喜欢的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变成亲切的回忆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没什么好说的,看图!

Posted: 10th November 2010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没什么好说的,上图! 都是用手机拍的,呵呵。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