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媒体观察’ Category

香港NOW宽频IPTV当日来回考察之旅(上)

Posted: 13th August 2009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原创画报, 媒体观察

香港经已融入珠三角经济圈的核心范围。 我们一行10人早上8点从广州出发,驱车经南沙快速过虎门大桥、广深高速到深圳落马洲口岸,再换乘东铁进入香港市区,搭三程地铁后冒雨抵达NOW宽频位于鲫鱼涌电讯盈科中心的写字楼,刚好是午饭时间。 与NOW宽频高层午餐后洽谈至下午5点,到红堪火车站吃了个快餐,搭乘傍晚7点20分的直通车回广州,晚上9点多回到广州。虽然时间有点紧,但穗港之间一日来回的公干完全没有问题。 空间上已经拉近,但两地的媒体环境依然有天壤之别。 NOW宽频是电讯盈科集团下属的媒体,是香港首个也是目前最大的IPTV公司。2003年9月启播,电视信号经由“小超人”李泽楷所有的电讯盈科的“网上行”宽频网络传送,目前拥有近200条电视频道,用户90多万,其中大部分为付费用户,与其竞争对手九仓有线电视用户数基本相当,但九仓有线历史比NOW长十年,故NOW内部人士认为,其发展空间更为可观。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原来都是娱记

Posted: 30th July 2009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虽然算媒体中人,其实跟别的媒体没什么交道,以前“亲自”拍片的时候还好,现在猫在办公室里,更是不知魏晋。 昨晚有机会跟本地一家平面媒体的高中层小叙,嘻嘻哈哈之中,都说在压抑的媒体环境中寻找开心。他们是省级媒体,跟省城党政领导的关系很搞笑,比方他们对省城“不小心”做了正面报道,领导们非常感动请吃饭以表谢意;又比方他们“处心积虑”弄出些负面报道,领导们仍然会请他们吃饭,在饭局上敲打敲打,“肯定是鸿门宴”,他们说。 城市媒体不一样,不管做得好做不好,饭都是没得吃的。宣传纪律,中央的、省的都要严格执行,外加本地的纪律,比省的媒体白白多了一道枷锁,连村干部、街道干部都能调动市委宣传部训斥媒体的时候,你跳起舞来姿势只会更加丑怪。省媒体对省城党政领导的态度不一样,有空、有心情拿出来捉弄一番,顺便赢取发行量和收视率。 他们说省城的交警在与省媒体“长期斗争”中练就一身好本领,对交警做过批评报道的记者编辑——他们通常是机动部或别的什么部门的人而不是跑线记者,很快都会收到牛肉干,不服气的亲自跑到交警队一看,自己在车里的一举一动全被摄像头抓了现场,不低头都不行。个别记者编辑没驾照,交警的领导还会耐心地劝他们赶快考一个,为他们尽早上路提供方便,其实交警们像领导们一样,蛮娱乐的。 有媒体高层说:“我们以为自己了不起,新闻理想,狗屁,原来都是娱记。”据说一些记者在QQ、MSN、BLOG上眉飞色舞、汹涌澎湃,但登在报纸上的稿干巴得不行,所以又有一种说法:“审稿是万恶之源。”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打不开的天益就是一个大问号

Posted: 23rd July 2009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其实也不经常上,但每每浏览都有点收获,我说的是天益社区。 今天怎么都打不开了,奇怪也不奇怪。 发展文化产业,相应的气氛是否应该更宽容呢? 打不开的天益就是一个大问号。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采访实习生古已有之

Posted: 21st June 2009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央视《焦点访谈》曾经高举舆论监督旗帜,被前总理誉为“人民喉舌”,我辈后生也晚,虽然做舆论监督的时间也和《焦点访谈》不相上下,不过以CCTV独步全国的超然地位,当时对它无比敬仰,奉为魁首。 星移斗转,近几年《焦点访谈》歌舞升平、颂歌频响,急需钙中钙的样子,行内人士不提这个节目了,直到最近他们闹出采访实习生的风波。 《焦点访谈》的具体情节不清楚,但采访实习生古已有之。记得某年(1995或者1996年,够古老的吧?)春节前,奉命审看一个迎春花市的专题,整个片子无懈可击,除了花潮人海,几位靓女前后出镜接受记者采访,同期声清晰甜美,纷纷赞誉春天和我们身处的这座美丽城市的诸多关系,正想在审片记录签名收工回家过年…… 咦,不对呀,几位靓女怎么那么眼熟?当时年轻,担心资历不够编导不说实话,于是严肃地问:你小子采访的是实习生?于是那个编导承认,于是要求统统剪掉,于是在审片纪录上字正腔圆地题写“次可播”,于是那小子可怜地被扣掉劳务费若干。 研究发现,我们要采访人话(正常人说的话)没实习生什么事,该找谁找谁,该什么事就什么事,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当事人一般会跟你娓娓道来,草根阶层甚至会有神采有幽默有突如其来的比喻;采访鬼话(假话、空话,并非出自人类的话),那就非得实习生不可,他们很听话,他们很服从,他们很理解,他们会把这个视作迈向新闻职业生涯的一大步,他们心领神会地,把鬼话说得人话似的! 实习生不坏,记者不坏,都是制度的错,我们为什么源源不断地需要鬼话? 所以手上有点小权利以后,给大家定了几条规矩,自己也要率先垂范的,一是不能说人话的时候那就乖乖闭嘴,不说话也不要说鬼话,不说话没人当你哑的;二是不准采访实习生,不准采访自己的同学朋友亲戚即使是远房的……。过了两年,意犹未尽之下又添一条,未经批准不得采访律师和正副教授正副研究员,同事们瞪着大眼睛问为什么? 我发现他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回答。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

主流媒体背离主流民意,搏奕中没有胜利者

Posted: 9th June 2009 by 纽士巴(newsbar) in 媒体观察

电视媒体拥有人数最多的受众群体,承担着公众对媒体的很大期望,但在较长的时间里,媒体传播与公众期望背离的情形却在相当范围出现。一方面,77.3%的观众认为电视新闻报道应加强“对老百姓身边事的报道力度”,73.1%的观众赞成应增强“对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的批评、监督力度”。另一方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持人敬一丹在一次座谈会上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反映:《焦点访谈》1998年舆论监督的内容在全年节目中所占比例是47%,到了2002年降为17%,所以有行内人士感慨:“央视舆论监督尚且如此,更何况其它地方媒体了。《焦点访谈》的苦衷折射出我国舆论监督的困难。” 电视媒体的关注点游离在公众的需要之外,更加突出的是,会议报道、官员动态充斥各级电视台的各个时段,令观众生厌。中央高层如邓小平、江泽民在不同时期也都就此作过尖锐的批评,直到2003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正式要求媒体改进会议报道,电视媒体“重官轻民”的情况才有所改变。官方媒体报道,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改进会议报道的要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大大压缩会议消息,“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广泛认同,成效显著。……市场占有率在该时段提高了2%。”其实,电视报道要拿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进行讨论,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在行政主导的社会结构里,政府的“偏好”通常就是媒体的“偏好”,另一方面,政府的“失语”往往也导致了媒体的“失语”。国家统计局2004年4月公布在广东全省各地级市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电视、报纸、广播仍是公众选择最多的主流媒体——广东居民经常接触的媒体是电视,超过85.4%的人经常收看电视,主流媒体的“失语”导致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假如85.4%的公众从电视上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可以推断,他们当中相当部分人就会求助于边缘媒体(如网站与短信),边缘媒体汇集民意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这个时候,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形同虚设。 主流媒体背离主流民意,这场搏奕中没有胜利者。新加坡《联合早报》一篇署名文章指:“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民意关系到政权兴衰,中国政府当然要重视,而且必须高度重视,但必须是有原则的,有节有度的重视,而不是为了达到这样或那样的‘政治需要’而重视。” (摘引自本人2004年撰写的《中国电视媒体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困惑》,该文获省广播电视新闻奖论文类二等奖)

  转载请保留原始链接作者